|
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237
【摘要】目的: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。方法:选择95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,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。分别对所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及常规X线检查,分析比较检查结果。结果:与X线检查相比,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(P<0.05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结论: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,诊断结果基本与临床病理结果一致,准确率高,值得推广。 【关键词】准确性;临床价值;X线;多层螺旋CT;急性胸腹部创伤 急性胸腹部创伤多由坠落、撞击、车祸等外力作用引起,患者发病后常伴肝脏、肾脏多多脏器、多系统损伤,患者病情进展迅速,且病情危急,早期鉴别诊断至关重要。常规X线片检查价格低廉、成像快,但误诊率、漏诊率较高。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,多层螺旋CT应用广泛,其具有成像清晰、全面扫描等优势。本文将对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。 1.资料与方法 1.1基本资料 选择95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,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。损伤原因:锐器致伤9例、打击伤16例、坠物砸伤18例、交通事故52例;男女比例56∶39,平均年龄(46.72±2.25)岁。纳入标准:意识清晰、签署知情同意书,明确诊断为急性胸腹部创伤者。排除标准:依从性较差、病情严重,合并原发性胸腹部疾病或其他系统、器官、组织病变者。 1.2方法 X线检查:对患者胸腹部进行扫描,患者呈站立状态,电压55~85kV,电流200mA,获得胸腹部平片,所用仪器为Aquilion PRIME TSX-303A(Canon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)。 多层螺旋CT检查:采用M-Cabinet CXA CT机(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生产),从患者胸廓扫描至盆底,层厚、层距均为5mm,管电压120kV,管电流250mAs。患者取仰卧位,重点检查患者疼痛部位,并予以1mm薄层重建,检查结束后进行三维重建,获得多方位、多角度成像[1]。由2名影像科医师给出诊断结果,出现分歧时,由上级医师诊断。 1.3观察指标 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准,比较多层螺旋CT及X线检查准确率。 1.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.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,P<0.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 2.结果 与X线检查相比,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(P<0.05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,详见表1。 表1 比较两种检查诊断准确率[n(%)]
3.讨论 急性胸腹部创伤是临床常见急症,因胸腹多器官损伤,患者病情复杂,病情变化快,严重可危及生命。最大限度减少漏诊或误诊,切实提高早期诊断效果,是促使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尽早接受治疗,尽早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[2]。X线是最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,借助波粒二重性特点,可便捷、迅速获得扫描部位平片。多层螺旋CT适用范围广,操作较为简单,对患者耐受要求低,可通过图像重建获得扫描部位三维图像,有利于对患者受检查部位进行全面检查[3]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,X线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分别为83.16%、100.00%,P<0.05,差异有统计学价值。提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鉴别诊断中,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。分析原因如下:肋骨骨折是急性胸腹创伤常见类型,CT表现为肋软骨内钙化区中断、肋骨骨质连续性中断,部分患者显示断端错位,利用图像重建技术,可清晰、直观的显示患者肋骨骨折情况。腹腔积血CT表现为盆腔、髂窝区腹腔、结肠沟旁、肝脏、脾脏存在液体密度影。锁骨骨折、肩胛骨骨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皮下气肿。肾脏损伤CT表现为肾实质有低密度影,多为不规则片状,肾脏体积增大,轮廓模糊。脾脏损伤CT表现为脾脏密度不均匀,且脾脏增大[4]。肝脏损伤CT表现为存在低密度影,肝实质边界不清。肺部损伤CT表现为存在片状、条索状、条片状高密度应,部分患者伴有肺不张、胸腔积液、气胸等征象。增强扫描后,肾脏、肝脏、脾脏等可能出现不均匀微强化或不强化,可清晰显示断裂血管和血肿[5]。CT图像是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鉴别诊断的影像学资料,由于患者病情及损伤类型存在差异,因此图像表现也不尽相同,全面分析、准确判断,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后续治疗影响重大,有利于确保治疗有效性、挽救患者生命。 综上所述,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,诊断结果基本与临床病理结果一致,准确率高,值得推广。 参考文献: [1]张益栋.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[J]. 中国药物与临床, 2020(16). [2]张永健.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[J]. 现代诊断与治疗, 2020, v.31;No.306(06):97-98. [3]汪兰, 朱斌, 江涌. 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诊断及创伤类型评估的价值[J]. 浙江创伤外科, 2020, v.25(02):199-200. [4]黄悦, 赵庆, 范廷艳.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评价[J]. 黑龙江中医药, 2020(3). [5]张静, 陈莉, 齐玲俊. 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探讨[J]. 新疆医学, 2019, 049(009):928-930.
文章分类:
优秀论文
|